最近有个朋友跑来问我:“老张啊,我打算加盟一家工程公司的资质,可这业绩到底算我的还是算总公司的?”我一听就乐了,这问题可太常见了,不少搞工程的朋友都在纠结这事儿。咱们就来聊聊,加盟资质后,业绩到底该怎么算。
业绩归属,合同说了算
很多人觉得,既然挂靠了别人的资质,那业绩自然就是总公司的。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简单,关键还得看合同怎么签。有些总公司为了控制风险,会在合同里明确写上“所有业绩归总公司所有”,这样一来,哪怕项目是你拉的、活是你干的,最后功劳可能都记在别人头上。
但也有些公司比较灵活,允许加盟方保留部分业绩,甚至帮你开证明,方便以后投标用。所以啊,签合同前一定得瞪大眼睛,把业绩归属这条抠清楚。别等到干完活儿才发现,自己忙活半天,全是给别人做嫁衣。
总公司会不会“吞”了你的业绩?
有人担心,就算合同写了业绩共享,总公司会不会耍赖不认账?这种事儿还真不是没发生过。比如有的公司嘴上答应得好,真到你需要业绩证明的时候,突然找各种理由推脱,或者说系统里查不到记录。
这时候就得提前防一手了。最好在合作初期就让总公司出具书面承诺,明确哪些项目可以算你的业绩。完工后及时索要竣工验收报告、中标通知书这些硬核材料,自己留个底。别嫌麻烦,这可比事后扯皮强多了。
想要业绩自由?试试这招
如果你特别在意业绩归属,还有个折中的办法和总公司谈“业绩分割”。比如一个500万的项目,你可以协商把其中200万记在自己名下。虽然操作起来有点复杂,但只要双方愿意配合,很多公司还是能接受的。
另外,现在有些地方允许个人或小团队用总公司的资质备案,同时保留自己的业绩记录。这就相当于戴着别人的帽子跳舞,但跳得好不好看还是算你自己的。具体能不能这么操作,得看当地政策和总公司的配合度了。
说到底啊,加盟资质就像谈恋爱,光看表面条件不行,还得把丑话说在前头。业绩算谁的、钱怎么分、出了问题谁担责,这些都得白纸黑字写清楚。别等到“分手”的时候才发现,自己除了累啥都没落下。
还想知道更多?
随时留言讨论,我们一起探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