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了这么多年防水防腐保温,别人总以为我们就是拎个桶、拿把刷子,哪里漏了补哪里。这话对,也不对。说对,是因为我们的工具确实就这些;说不对,是因为这活儿里的门道,可不是看一眼就能学会的。它讲究的是个“里应外合”,光是表面光溜可不行,得从根儿上把问题解决了。
看不见的功夫,才是真功夫
好多业主一来就问:“老师傅,用什么材料最好?要最贵的。”这想法就偏啦。材料固然重要,但比材料更金贵的是手艺和心思。就拿基层处理来说,这是最累、最脏、最看不出功劳的步骤。墙面、地面得打磨得干干净净,不能有一丝油污、一点浮灰,哪怕一个小石子儿没清干净,日后都是漏水的隐患。我们管这叫“打底”,底子打不好,后面贴上金箔也得翘起来。我见过太多人舍不得花这部分的工钱,随便弄弄就上材料,结果没过两年又得返工,省小钱花大钱,得不偿失。
材料之间也得讲个“缘分”。不是所有好东西凑一块儿就能发挥最好效果,它们得配套,得相容。比如你上层防水和下层的砂浆脾气不对,互相排斥,那就完了,肯定起鼓、开裂。这就像配中药,得讲究个君臣佐使,哪个先上,哪个后上,用量多少,都得凭经验来。现在新材料层出不穷,我们老师傅也得不断学,拿着小样做实验,看看它们合不合得来,这都是背后下的功夫。
保温不只是为了暖和
一说保温,大家想到的就是冬天别让热气跑出去。这没错,但它的好处可多着呢。一套好的保温系统,夏天它能挡住外头的热浪,让屋里凉快,省了多少空调电费;它还能保护建筑结构,外墙保温做得好,墙体就不容易因为冷热交替而开裂、变形,这叫延长房子的寿命。特别是一些大厂房、仓库,屋顶要是没做好保温和隔热,夏天里面就跟蒸笼一样,机器设备都容易出故障。
做保温最怕啥?怕“冷桥”。就是那些保温层没覆盖到、或者被中断的地方,热量都从那儿跑掉了。好比一件棉袄,胸口塞满了棉花,但胳肢窝那儿没絮上,风呼呼往里钻,那这件袄子基本就白穿了。我们干活的时候,拐角、接缝、固定件周围,都得格外仔细,一遍遍检查,确保每个死角都包裹严实,把这件“棉袄”做得密不透风。
防腐防的是未来的隐患
有些地方,像化工厂的车间、地下管廊、海边房子的钢结构,腐蚀是个大问题。你看不见它发生,但它一天天地啃噬钢筋铁骨,等哪天表面锈穿了,里面可能早就烂空了,非常危险。防腐这活儿,干的就是未雨绸缪,在出事之前就把保护层做好。
不同的环境,用的招数完全不同。潮湿的地方,你得防电化学腐蚀;接触化学品的地方,你得选耐酸碱的材料;海边盐分大,那又是另一套标准。这就像看病得对症下药,得先搞清楚它到底会得什么“病”,才能开出正确的“药方”。刷漆也不是刷得越厚越好,厚度得均匀,每一遍都得等前一遍干透了再上,心里再急也得守着这个规矩,不然就是白白浪费材料。
这行干久了,就觉得我们像个医生,建筑也是会生病的。我们的工作就是给它们“看病”、“开方”、“治病”,做的是“预防”大于“治疗”的事。一栋房子,一个工程,交付出去只是开始,我们更希望它十年、二十年后依然坚挺、完好。每次路过自己曾经做过的项目,心里都会默念:“老伙计,你可要好好的啊。”这份掂记,可能就是手艺人的一点痴心吧。
经验之谈
想了解更多实用技巧?欢迎交流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