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工地到工厂的转变
老张我干建筑这行三十多年了,见过砖瓦堆成山,也见过吊车满天转。可这几年啊,工地上越来越安静,反倒听见不少人念叨“装配式建筑”。啥叫装配式?简单说就是房子像搭积木一样,墙板、楼梯、梁柱全在工厂里预制好,运到现场咔咔一拼就完事。
头一回见这玩意儿,我心里直打鼓:这能结实吗?后来跟着年轻人去参观了几家装配式工厂,好家伙,流水线上出来的构件,尺寸分毫不差,钢筋排布比老师傅手打的还规整。混凝土养护用电脑控温控湿,强度比露天养护的还均匀。现在想想,咱们当年蹲在工地风吹日晒等混凝土凝固,真是费时又费力。
快工也能出细活
以前盖楼,少说也得小半年。现在用装配式,三层小楼十来天就能封顶。速度快了,可有人嘀咕:这么快,质量能靠谱?这话我起初也问过。后来亲眼见了个项目台风天里,装配式住宅纹丝不动,反倒是旁边传统现浇的楼裂了几道缝。
秘密就在节点连接上。装配式建筑的钢构件全是标准化设计,螺栓孔位分毫不差,安装时用高强螺栓拧紧,再灌上专用砂浆,整体性比现场浇筑的还强。更别说工厂里还能给墙板预埋保温层、水电管线,省了后期开槽的麻烦,也少了渗漏隐患。
老师傅的新饭碗
不少老伙计担心:都去工厂生产了,咱们这些抹灰砌墙的手艺人岂不是要失业?这话对也不对。装配式是省了人力,可现场吊装、调平、节点处理照样需要经验。上个月有个项目,预制墙板装上去差了两毫米,年轻技术员急得直挠头,最后还是老王抄起水平仪,垫了两片薄钢片才解决。
现在搞装配式,反而更缺懂技术的老师傅。比如预埋件位置留不准,后期安装就得抓瞎;吊装顺序没规划好,可能压坏先装好的构件。这些经验啊,光靠书本学不来。我常跟徒弟们说,别光盯着手机学新词,得把传统施工的底子吃透,才知道怎么给新技术“把脉”。
时代变了,建筑这行当也在变。装配式不是要淘汰老手艺,是让咱们把几十年积累的功夫,用在更讲究的地方。下回路过工地,要是看见房子像变魔术似的往上蹿,别惊讶那可能是新一代匠人,正用新法子续写老祖宗“安得广厦千万间”的故事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