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个朋友在快餐店打零工,搬货的时候扭伤了腰,老板甩了句“临时工没保险”就不管了。这事儿听着就让人火大,临时工难道就不是人吗?咱们就来掰扯掰扯,临时工工伤到底该怎么处理。
临时工受伤,法律到底站哪边?
很多人觉得临时工和公司就是“一手交钱一手干活”的关系,出了事自认倒霉。其实法律早把这事儿安排明白了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,哪怕没签合同、只干了一天活,工伤待遇一样跑不了。
有个真实案例:外卖小哥送餐摔骨折,平台咬定是“兼职合作”,法院最后判了全额赔偿。关键点就俩:干活是不是听公司安排?工资是不是公司发的?如果都是,别管叫“临时工”还是“灵活用工”,该赔的一分不能少。
三步搞定临时工工伤维权
第一步先固定证据。受伤当时别懵,手机拍现场照片,找同事作证,保留排班表、工资条。很多老板欺负临时工不懂行,嘴上说“私了给补偿”,转头就不认账。
第二步咬死要做工伤认定。直接去人社局填表,别被“没交社保就不能认定”忽悠了。公司没买保险?正好,所有赔偿由公司自己掏腰包,医疗费、误工费、伤残补助一样不少。
第三步谈不拢就仲裁。劳动仲裁完全免费,准备证据清单也就两三天。见过最刚的案例是个大学生暑假工,工地摔伤后仲裁胜诉,连精神损失费都要到了。
老板们别装糊涂,预防才是双赢
聪明的公司早就不玩“临时工”这套把戏了。给所有员工买雇主责任险,几十块保一年;高危岗位配防护装备,上岗前培训半小时,这些成本比出事后的赔偿低多了。
有家连锁超市做得挺到位:临时工入职当天就录系统,发安全手册,哪怕只干一周也交意外险。结果员工流动性反而降低了大家觉得这地方靠谱,更愿意长期干。
说到底,临时工不是免责金牌。法律越来越较真,劳动者也越来越懂维权。与其等出事扯皮,不如把该做的做到位。毕竟谁还不是个打工人呢?
还想知道更多?
随时留言讨论,我们一起探索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别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未经本站授权,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、转载、盗用、采集本站内容用于商业或非商业用途。如需使用,请联系站长获取授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