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我翻着手机相册,看到一张照片突然就笑了。照片上是老王蹲在他那堆废铜烂铁前愁眉苦脸的样子,旁边还堆着刚收来的旧家电。那时候他天天念叨着要办个正规的再生资源经营许可证,可就是不知道从哪儿下手。
老王是我发小,从小一起在胡同里长大的。他干废品回收这行当有十年了,以前总觉得办不办证没啥区别,能收废品能赚钱就行。直到有一次,他辛辛苦苦收来的两吨废铝被查了,不仅货被扣了,还罚了好几万。那天晚上他来找我喝酒,一杯接一杯地往下灌,眼睛红红的:“兄弟啊,我这心里憋屈。明明做的是环保好事,怎么就成了不正规经营呢?”
那些年踩过的坑
老王决定去办证的时候,根本不知道要找哪个部门。他先跑去了工商局,人家说这个不归他们管;又去了环保局,工作人员很耐心地告诉他需要准备哪些材料,可老王听得云里雾里的。什么场地证明、环评报告、设备清单,他头都大了。
最麻烦的是场地要求。老王原先那个堆放点就在城乡结合部,租金便宜,交通也方便,可环保要求必须得是工业用地,还要有完善的防渗漏措施。他跑遍了半个城市,好不容易找到个合适的地方,房东一听是收废品的,头摇得像拨浪鼓:“不行不行,我这厂房还要租给别人的,你们这行当太脏了。”
那段时间老王瘦了十来斤,天天骑着电动车满城转悠,晚上就拉着我吐苦水:“早知道这么难,当初还不如继续无证经营呢。”我看着他那个样子,心里也不是滋味。其实很多像老王这样的从业者,不是不想正规,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正规。
原来可以这么简单
转机出现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。老王去参加了个环保部门组织的培训会,认识了几位已经拿到证的同仁。人家告诉他,办证这事儿得有方法,不能瞎跑。
第一步是场地。其实不用自己买地,租一个符合要求的工业用地就行,关键是防渗漏和分类堆放区域要规划好。老王跟着一位老师傅去参观了人家的场地,这才恍然大悟:“原来废品堆放可以这么整齐干净,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。”
第二步是环评。这个听起来高大上,其实对于回收企业来说并不复杂。请个有资质的环评公司来做报告,把可能产生的污染和防治措施说清楚就行。老王最开始还舍不得花这个钱,后来一想,比起被罚款的数额,这简直太划算了。
最有意思的是设备清单。老王一直以为得要很高端的设备,结果人家告诉他,基本的地磅、分类设备、消防设施配齐就可以了。“我还以为得要那种全自动的高科技设备呢,吓得我好久都没敢去申请。”
拿到证后的日子
当老王终于把那个盖着红章的许可证捧在手里时,他特意拍了张照片发给我,背景是他新整理的场地,整齐划一,分类明确。他说那一刻的感觉,比赚了多少钱都踏实。
有了证之后,老王的生意反而更好了。以前一些大企业不愿意把废品卖给他,怕担风险,现在都主动找上门来合作。银行也愿意给他贷款了,他换了新的运输车辆,扩大了经营规模。最让他开心的是,现在去学校收废旧书本时,可以堂堂正正地说:“我们是有资质的企业,专门做资源回收的。”
有时候我去他那儿喝茶,看着分类堆放得整整齐齐的废品,忍不住调侃他:“现在搞得这么正规,还是我认识的那个收废品的老王吗?”他嘿嘿一笑:“正规了才好长久干嘛。以前总担心被查,现在睡得更踏实了。”
最近老王还在打算增加新的回收品类,他说既然走上了正规化道路,就要越做越好。有时候还会有些刚入行的人来找他取经,他总是很热心地分享自己的经验:“别怕麻烦,该办的证一定要办,这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行业负责。”
看着老王现在的事业越做越红火,我真心替他高兴。这个事情让我明白,不管做什么行业,正规化经营才是长久之计。如果你也在为办证的事情发愁,别担心,这条路虽然有点曲折,但走通了就是一片光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