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伙计们,今儿咱聊聊水电工程那些事儿。干这行三十多年,从拎着工具箱走街串巷到如今带徒弟看图纸,里头弯弯绕绕的门道,不掰开揉碎讲,还真容易踩坑。
水管走顶还是走地?别光听装修公司忽悠
早年学徒那会儿,师傅总念叨“水走天,电走地”,现在倒好,满大街装修公司张嘴就来“走顶专业,走地省钱”。实话跟您说,两种法子各有各的理。走顶的好处是漏水了能立马发现,维修不用砸地砖,但工钱材料费能多出三成。走地呢?省预算,可万一水管接头没热熔好,等楼下邻居找上门,那才叫糟心。
我经手过一户人家,装修队图省事把热水管贴着冷水管并排走,结果冬天洗澡水忽冷忽热。后来一查,冷水管把热水温度吸走了大半。所以啊,甭管走顶走地,保温棉该裹就得裹,平行间距至少留五公分。
电线穿管这些坑,老师傅也栽过跟头
现在家家户户电器多,电线负荷早不是当年那个数。有人图便宜用1.5平方的线接空调,用不了两年准跳闸。厨房卫生间这些地方,必须上4平方线,别听人说什么“够用就行”。给老城区改造,拆开旧线管一看,好家伙,里头电线像麻花似的绞着,绝缘皮都烤化了那是当年为了省管子钱,硬塞进去三根线。
穿线管也别贪薄。我见过用再生塑料做的管子,手指一捏就瘪,埋墙里被水泥一压,后期想换线?门儿都没有。正经PVC阻燃管,拿打火机燎一下,离火就灭,这才算及格。
水电验收别光看通电通水,这些细节才要命
很多人验收时拿个电笔捅两下,打开水龙头瞅瞅就完事。真正要紧的反倒是些不起眼的地方。比如强弱电交叉处有没有包锡箔纸?没这层屏蔽,网线信号能差得让你怀疑人生。再比如马桶下水管,要是没做存水弯,半夜返上来的臭味能熏得人睡不着。
最逗的是有回碰上个业主,非要亲自试防水,在卫生间蓄水三天三夜。结果水是没漏,楼下天花板却阴了一片原来水顺着电线管爬过去了。所以啊,堵漏王该抹的边角一处都不能少,门槛石底下还得刷道防水坝。
干水电这行就像老中医把脉,经验都是一个个跟头摔出来的。现在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,可万变不离其宗:安全、实用、耐折腾。那些花里胡哨的“创新”,不如老老实实把热熔接头多焊两秒来得实在。您要正准备装修,记住喽省下的钱,早晚得从麻烦里找补回来。
经验之谈
想了解更多实用技巧?欢迎交流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