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能视界网

市政道路施工的坑,你踩过几个?

路基处理可不是简单填土

老张我干了二十多年市政道路,见过太多新手在路基上栽跟头。有人觉得不就是把土压实吗?拿振动压路机来回碾几遍就完事。这话要让我听见,非得拉着你去看看那些没过半年就塌陷的路面。

真正的路基处理得像揉面,得看土质”脾气”。遇到淤泥质土,你得先挖掉换填砂砾石,像给伤口清创似的彻底。碰上膨胀土,不掺石灰改性就是埋雷,雨季一来准鼓包。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压实度检测,光靠眼睛看可不行,灌砂法测密实度,差1%都是隐患。帮人收拾烂摊子,就是分层碾压时偷懒少压了两遍,结果沥青铺完三个月就出现车辙。

沥青摊铺的温度玄机

铺沥青看着热闹,里头门道比老火汤的火候还讲究。拌合站出来的料要是低于160℃,趁早让车掉头回去这温度摊上去等于给路面种皱纹。但你也别死磕高温,超过190℃的沥青像熬过头的糖浆,黏性反而下降。

我习惯在摊铺机前伸手试温,掌心离料面20公分能坚持三秒就刚好。压路机跟进的时机更是关键,初压必须在料温降到140℃前完成,胶轮压路机要像熨衣服似的趁热把骨料揉进结构里。见过有人等料凉了才上钢轮压路机,压出来的路面跟麻子脸似的,雨天积水能养鱼。

井周处理藏着大学问

检查井周围下沉这个”马路黑洞”,十条路有八条逃不过。问题出在大家太依赖混凝土加固,却忘了井体是刚性结构,路基是柔性结构,这俩天生不对付。我的土办法是在井筒外缠三层土工格栅,像给井穿件弹性背心,让应力慢慢过渡。

夯实时得用小型冲击夯斜着打,震动力要顺着井壁往下传。见过用平板夯平压的,井圈倒是结实了,周边填料根本没吃上劲。最后浇混凝土调平层时,留出2%向外泛水坡度,否则雨水全往井盖缝里钻。这些细节攒在一起,才能治住这个”老顽固”。

干这行久了就明白,规范条文都是前人摔跟头换来的。现在的新设备再先进,也替代不了老师傅手摸脚量的笨功夫。下次路过新铺的马路,不妨蹲下来看看接缝处的处理那里藏着施工队真正的功底。

经验之谈

想了解更多实用技巧?欢迎交流分享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