质能视界网

10个陕西建筑的常见误区

我这辈子跟陕西的建筑打交道多了,慢慢咂摸出点味道来。你们别看那些老房子灰头土脸的,里头讲究可大着呢。陕西这地方,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厚实,一砖一瓦都带着故事。现在城里尽是高楼大厦,玻璃幕墙晃得人眼晕,可老祖宗的手艺和心思,还真不是随便能超越的。

老陕的房子为啥都这么结实

陕西人实在,盖房子也讲究个扎实。你看那些老民居,墙厚得能当保险柜用。关中地区的“房子半边盖”,单坡顶民居看着简单,里头学问大着呢。雨水都往自家院子里流,这叫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,老陕过日子精打细算,连雨水都不舍得浪费。

陕北的窑洞更是了不得。依着山势挖出个洞来,冬暖夏凉,比现在空调房还舒服。黄土高原上土质好,挖出来的窑洞结实着呢,住上几代人都没问题。窑洞里头也别有洞天,拱形的顶,方正的格局,老人孩子住着都舒坦。现在的楼房倒是漂亮,可总觉得少了点地气,住着不踏实。

陕西的老房子用料实在,青砖灰瓦,木头椽子,都是真材实料。工匠们盖房的时候,每个榫卯都严丝合缝,不用一根钉子也能屹立百年。现在的施工队图快,三天一层楼,速度是上去了,可那份精益求精的劲儿没了。

老祖宗的智慧都在细节里

你们留意过老建筑屋脊上的那些小兽吗?那不是随便摆着玩的。陕西古建筑的屋脊走兽可有讲究了,几个小兽蹲在那儿,既是装饰,又代表着吉祥的寓意。工匠们的手巧得很,用泥巴都能捏出活灵活现的造型来。

门窗上的雕花更是精彩。老匠人刻一朵牡丹,花瓣层层叠叠,就跟真的一样;雕一只凤凰,羽毛根根分明,展翅欲飞。现在的铝合金门窗倒是整齐划一,可冷冰冰的,少了那份手工的温度和灵气。

陕西老宅子的院子布局最见功夫。北方的院子讲究个方正,正房、厢房、倒座房,各就其位。长辈住正房,小辈住厢房,长幼有序,一家人和和美美。院子里种棵石榴树,夏天乘凉,秋天结果,日子过得有滋有味。现在的单元楼,门一关谁都不认识谁,少了那份邻里亲情。

老手艺遇上新时代

现在搞建设,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。有些新盖的仿古建筑,看着像那么回事,可细瞧就不是味儿。比例不对,用料不对,做工更不对。盖房子不是搭积木,里头的气韵和精神学不来。

好在现在有些年轻人开始琢磨老手艺了。我见过几个后生,跟着老师傅学砖雕,一坐就是一天,手上磨出泡也不叫苦。这样的年轻人多了,老手艺就不怕失传。有些新建筑也开始用传统元素,不是生搬硬套,而是真正理解了再创新,这样的融合看着就舒服。

陕西这地方,历史文化底子厚,建筑也要有地方特色。不能南方北方一个样,城里乡下一个样。关中有关中的味道,陕北有陕北的风情,陕南有陕南的特色。这才是真正的好建筑。

盖房子说到底是为了人住的。好看不好看在其次,关键要住着舒服,用着顺手。老辈人盖房子,先想的是怎么遮风挡雨,怎么冬暖夏凉,怎么让一家人过得舒心。这个理儿,放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。陕西的建筑,还得有陕西人的实在劲儿,花里胡哨的东西经不起时间考验。真正的好房子,是能让人踏踏实实过日子的。

滚动至顶部